- 归档
- 本文原已在其他场合、更早之前发表,已无时效。
- 延迟发表
- 本文早先已经创作完成,因若干原因延迟发表,可能已无时效。上方标注者为创作日期,实际发表于 2021 年 05 月 01 日。
《黑山文集》是我在 2015 到 2018 年1近 4 年间的作品合集;这些作品,因其所具有的一种共性——与我的心理疾病的相关性,不能以通常的形式分篇发表出来,只好形成了这样一本小书。
在 2018 年 1 月 26 日,这些作品中的一部分曾以《黑山文集·2017》的名义集册发布过。一年以后,在 2019 年 6 月 30 日前后,又将接下来一年以内发布的文章编集为《黑山文集·2018》,但未曾发布过。本次所发布的内容中,以前者为主,仅从后者中摘录五篇,以保证尽可能全面而均衡的反映出我在不同时期的的心理状态和问题。
对于内容的更多说明,详见本书开篇的「编集说明」。
创作历程介绍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我从进入初中开始表现出神经症的迹象,并在随 后几年——即本文集中所跨越的时间段——中恶化,经历了比较完整的「病程」。神经症是一系列心理障碍的概述,而我身上所集中表现出来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 极富生命力的理想化自我形象(「超我」),让我始终对自己的现状(「自我」)感到不满,从而陷入严重的自卑情绪之中。这份文集中无处不在的自我批评、苛责,是这种症状的直接表现。
- 对各种选择、挑战的逃避心理——逃避一切可能失败、受挫的情景,转而追求某种「安全感」。这种情况在病程的前半段尤其显著,在后半段中则常以隐蔽的形式发挥作用。
- 不断发生的强迫倾向,要求自己「应当」如何想、如何做,而从不认真思索其动机与合理性。到我病程的后期阶段,随着我从自卑情绪中逐渐恢复并产生「改变自我」的欲望,这种现象就越发显著,典型的特征包括毫无根据的目标规划、不切实际的自我控制、对某些道德信条的强调。
在我初步表现出神经症倾向时,并未注意到这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把我的行为、情绪视作是一种理所应当的「人生历程」;在初三「意外」地考上少年班之后,我成为了所在初中「造神运动」的主角,在此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自己与宣传形象相去甚远,并对自己的缺点2作了过分的解读,导致心理状况急剧恶化。随着消极情绪的加重,原先只存在于幻想中的「缺点」、「毛病」经自证预言的过程而「成真」了,更使我陷入了深切的危机之中。在此过程中,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境,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化自我形象浮出水面,开始对「真实的我」指手画脚,这使我走上了一条没有尽头的「苦难辉煌」之路;和大多数的神经症患者一样,由于我所追求的理想化形象本就是四分五裂、相互矛盾的意象的合集,我从来就没有成功过,不断的受挫,不断的失望。
我大约在 2017 年下半年才意识到:我所具有的并不简单是一种「消极情绪」,而是标准的心理疾病。然而,那时的我还不能放下理想化的自我形象——那是「理想」,是「价值观」。这使得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做了许多徒劳的尝试,又吃了几次大的苦头。直到 2019 年始,我才摸索出一套有助于自己摆脱神经症的思维框架,并采取了若干举措——这也正是《黑山文集》止步于 2019 年初的原因。
读者或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已经摆脱神经症了吗?我想我还无法给出确切的回答——根据一般的经验,与心理疾病的斗争将是终身的;但我可以肯定地说,神经症带给我的消极影响基本上已经消除了,现在我所面临的更大挑战则源自于过去几年因与心理疾病斗争而浪费掉的宝贵光阴。
以上种种,既是我对自己的心理疾病「病史」的回顾,也是《黑山文集》中一系列作品的创作背景。因此,可以说,《黑山文集》是我个人神经症病程的一份特殊的记录,而这正是其存在于此的最大意义。不结合这个背景,《黑山文集》就只能被视为一系列毫无依据的观点的大杂烩,不值一读。
阅读此书的动机
正如上一段所言,《黑山文集》的最大意义就是反映了我个人的神经症发展历程。因此,这本册子的最大意义,恐怕是作为心理医生、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供他们从文字这个层面来解读一个典型的神经症患者所具有的种种特征。当然,作为神经症症状的一部分,这些文字本身就具有掩盖事实、片面叙述、夸大其辞等消极的特点;我相信专业研究者有拨开这层层迷雾的能力,而这也正是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之乐趣所在。
在此之外,我也愿将其作为我这几年成长历程的一种记录。尽管以我目前的观点来看,这本书所包含的种种思想对现在的我而言「一无是处」,但仍然可以看作是我持续进步之路的一个起点,一个我永远也不想再折回却也难以忘怀的起点。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曾与我有相同困扰的同龄人们,《黑山文集》或许也有一些参考、旁证的价值——证明这世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并不为所有人所体会过的痛苦。然而,我真切的恳求每一位读者:不要试图在这本书的任何一句话中寻找可以信赖的断言,请将每一篇文章都视为一座不存在于人世的空中楼阁——可以远望,可以品评,但切勿登临其上,因为在它的脚下将是万丈深渊。